失业保险事业编-失业保险事业编应该由谁交
三类事业编下岗怎么办?
三类事业编下岗怎么办?对这类问题我个人观点是,随着国家财政及人社部的要求,对三类事业的人员进行改组重建,即由过去的统一由财政拨款改为分级拨款,也可以说为了减少财政开资,把原先的可缩而不可缩的事业的员工进行分流,如医院,学校,以及事业单位的可以参于营利性的一些部门给予他们的自***,参于市场化的管理,自收自支,从而也是起到精减行政机构,缩编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益。也是让有才干,有能力,感于肯吃苦,大破铁饭碗。更加理顺什么是干行政部门,什么是事业兼营利性的,什么叫着事业企业化职工。同时也是社会转化的过程,是对事业编制的一种考验。随着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并轨,共同参于社会保险的缴费,起到了一个很大作用。在这转化的过程中更能与企业一同进争,让企业职工能平衡心里,缩小差距,能在不久将来走上共同的道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有单位除了领导干部都想去物业,哈哈,物业人最多,然后单位花钱雇佣物业公司干活,物业的人干监督工作。我才知道他们房贷都不用自己还,公积金用不了,要是不真心改革早晚得被这帮家伙吃垮了,也说不定吃不夸,加税唄。
三类事业编下岗了,也就是没工作了,当然要另谋职业了。不过,***并不是抛弃不管的,还保证基本生活费,也就是睡到自然醒每月也能领到1800一2500元。
如果自己再找到一个正式编制工作的话,这个生活费也随之取消。但如果是去打工之类就是月入10000元,基本生活补贴照样领到闭眼的那天。当然,生活补贴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它也随物价上涨而适当增加的。
记得我在乡下工作的2003年,因机构改革、合并等等需要事业编制大裁员。如农机站、推广站、水利站、乡企业办等合并为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合并为乡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站等等。而原广播电视站有5名职工,文化站有4名职工,合并后仅留3名职工,这样单这两个单位就要分流6名人员,每个人心里都是慌慌的了。
那怎么办?政策先让50岁以上的人办理提前退休,正好有2个适合年龄就提前退休了。没退休的所有人参加县统一竞争上岗考试,择优录用。最后成绩排在最后的4名同志就下岗了,有两名同志回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有两人外出去打工。但***并不是抛弃他们不管,还每月发给他们1800一2500元生活费。但不参加本站工作的同时也没有增资的份了。
谢邀。
事业单位改革,一类为有执法权的事业单位,改革方向为参公或者转公。二类为公益性质事业单位,主要是医院和学校。三类为生产经营性企业,改革为国企。近年来国企下岗再也不是新鲜事了,对于员工来说,不应该担心是否下岗的问题,不管你愿不愿意,它就存在那里,你无法改变。而是应该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技能,让自己在社会上更有价值,这样下岗了就去找一家更好的企业来工作。顺便说一句,如果下岗了,公司会有赔偿的,同时在未找到工作期间应该是可以领导失业保险金的。
感谢邀答。
***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编制等等都是近年来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国家在编制和组织运营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目的都是为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三类事业编”
改革过程中,为了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多劳多得,部分事业单位将被取消编制。这里的标题打了个引号,因为所谓的三类事业编并未正式提出来,并未明确三类事业编要全部取消编制。楼主所说的三类事业编大概率就指网上流传的:医院,学校和工勤技术类事业编人员。
“三类事业编下岗”
这里这个下岗也是不科学的。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重新划分成了承担行政职能(以后部分转为公务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后改革为企业)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以医院和高校为例,都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单位。不可能全面推开,全面市场化。改革以后,仍然属于事业单位。
工勤技术岗位,为了精简***,调动积极性,工勤类岗位将逐步取消编制,截至目前,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工勤岗位承担的工作都被一些专业公司承包。
以后怎么办。
- 第一,以医院和高校为例,在改革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改革后人员的***待遇将要提高!
- 第二,为了激发积极性,让又能力者多劳多得,改革还明确指出,体现岗位差异,兼顾学科平衡,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 第三,改革以后,允许普通教师和校长轮岗,实行绩效考核,优秀努力的教师将获得更高的工资,可以选择更多的优秀学校任教。
- 第四,改革以后,也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医院和教师一直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毕竟都是跟切身利益相关的对吗。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果你有其他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也可以私信我一起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jhxfw.com/post/6158.html